国际足联深陷卡塔尔贿选世界杯举办权丑闻

今天是: 今天访问数: 次,总访问量:次

本网首页

盐城市纪委监委

廉政要闻

黄海廉潮

特别报道

审查调查

党风政风

宣传工作

信访工作

队伍建设

巡视巡察

派驻监督

盐阜廉声

东台

建湖

射阳

阜宁

滨海

响水

大丰

盐都

亭湖

市直

警世之钟

要案概览

案例选登

通报曝光

忏悔录

廉政视野

热点透视

社会经纬

域外扫描

史海钩沉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信息公开

首页

廉政要闻

黄海廉潮

特别报道

审查调查

党风政风

宣传工作

信访工作

队伍建设

巡视巡察

派驻监督

盐阜廉声

东台

建湖

射阳

阜宁

滨海

响水

大丰

盐都

亭湖

市直

警世之钟

要案概览

案例选登

通报曝光

忏悔录

廉政视野

热点透视

社会经纬

域外扫描

史海钩沉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信息公开

所在位置:首页 > 域外扫描

国际足联深陷卡塔尔贿选世界杯举办权丑闻

作者:杜鹃

浏览数: 521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2014-06-26

分享到: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本月两度刊登报道,指认卡塔尔人、前亚足联主席穆罕默德·本·哈曼为让2022年足球世界杯举办权落户卡塔尔,向国际足联高层行贿数百万美元。

针对这一丑闻,国际足联已经展开内部调查。有国际足联高官提议,如果行贿丑闻属实,应该重新选举2022年世界杯举办地。

在巴西世界杯进行之际,这桩丑闻不仅让国际足联备感尴尬,更是使之受到了来自几家主要赞助商的压力。

曝丑闻

2010年12月,卡塔尔击败美国、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拿到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将这一国际足球顶级赛事首次带入中东地区。

卡塔尔夏季十分炎热,最高气温有时超过50摄氏度,外界因而对这一投票结果存在质疑。

《星期日泰晤士报》6月1日说,该报掌握大量电子邮件以及转账记录,证明卡塔尔人、前亚足联主席穆罕默德·本·哈曼曾为卡塔尔申办世界杯向国际足联官员行贿超过500万美元。

报道说,消息源是一名“国际足联内部高层人士”。

《星期日泰晤士报》近期还刊登一份由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记录。这份曾经于2012年7月曝光且引发广泛关注的报告显示,哈曼2008年3月用自己的银行账户向前国际足联副主席杰克·瓦尔纳提供25万美元,同年6月至10月向亚足联代表提供30.3万美元;哈曼还花费数千美元给同僚买礼品,受益者包括国际足联主席约瑟夫·泽普·布拉特和非洲足联主席伊萨·哈亚图。

就在巴西世界杯即将开幕的几天前,《星期日泰晤士报》6月8日再次刊文,揭批哈曼充当“中间人”,安排卡塔尔官员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足联高官会面,以大型双边贸易合同为诱饵,换取对方支持卡塔尔举办世界杯。

报道举例,2010年8月,泰国足协主席、国际足联执行委员会成员沃拉威·马库迪到访卡塔尔首都多哈。其间,卡塔尔官员和沃拉威一名助手两次私下会面,讨论一桩天然气买卖。

按《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说法,这桩买卖的具体性质不得而知。但如果买卖谈成,泰方将少支付“数千万美元”。

报道还说,哈曼当年还安排卡塔尔王室成员会见包括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内的9名国际足联执委。

有“前科”

对许多球迷而言,卡塔尔贿选丑闻的主角并不陌生,他就是曾执掌亚足联将近10年,却因贿选丑闻而遭国际足联“禁足”的资深执委哈曼。

哈曼现年65岁,2002年至2011年出任亚足联主席。2011年上半年,哈曼高调竞选国际足联主席,挑战现任掌门布拉特。

2011年5月,国际足联执委、北中美及加勒比地区足联秘书长查克·布莱泽在写给国际足联道德委员会的举报材料中说,哈曼于当月10日、11日去加勒比地区游说期间送给这一地区25家足协每家4万美元现金。

国际足联随后对哈曼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哈曼涉嫌向北中美及加勒比地区足联成员协会行贿,以期击败布拉特。丑闻曝光后,哈曼退出国际足联主席的竞选。

2011年7月,国际足联判处哈曼“终身禁足”,即终身不得参与足球事业。作为国际足联资深执委,哈曼是这一国际足球管理组织107年历史上第一个因腐败而被罢免的高官。

哈曼随后提起上诉,遭国际足联上诉委员会驳回。不服判决的他将这起案件提交至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后者于2012年7月裁定,撤销对哈曼的“禁足令”。

在这以后,国际足联展开新一轮调查,并于同年12月再度对他开出“禁足令”, 理由是哈曼在2008年至2011年担任国际足联执委和亚足联主席期间,曾多次违反国际足联道德准则第19条,即利益冲突条款。

撇干系

就《星期日泰晤士报》近期报道的卡塔尔贿选丑闻,哈曼的态度是:不予置评。

然而,卡塔尔世界杯组织方无法对此置之不理。

卡塔尔2022年世界杯最高委员会8日发表声明,强调卡塔尔在申办世界杯过程中没有不当行为,坚信自身经得起调查。

这一委员会此前强调,哈曼“没有在卡塔尔申办世界杯委员会中出任过任何官方或非官方角色”。

现阶段,国际足联独立道德检察官迈克尔·加西亚正在调查这桩贿选丑闻。这名前任美国检察官6月11日证实,他打算采用并核实由《星期日泰晤士报》提供的证据。

加西亚定于7月中旬向国际足联独立道德法庭法官约阿希姆·埃克特递交调查报告,后者有权决定是否实施制裁。

由于涉嫌卷入卡塔尔贿选丑闻,国际足联几名现任高官纷纷公开强调自己没有从事过不当活动。

泰国足协主席、国际足联执委沃拉威告诉《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这家报社所提及的天然气合同与泰国支持卡塔尔举办世界杯不存在关联。他本人也没有收取哈曼的任何“好处”。

欧足联主席、国际足联执委米歇尔·普拉蒂尼向媒体记者证实,自己曾于2010年12月投票支持卡塔尔举办2022年世界杯,但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拿人手短”。

“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投票给哪个国家。”普拉蒂尼说。

不过,普拉蒂尼承认,在投票即将举行之际,他曾与时任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及几名卡塔尔政府高官一同就餐。“我去赴宴只是为见总统,不知道当时还有卡塔尔人在场。”

非足联主席哈亚图6月初告诉媒体记者,他并未收取哈曼提供的好处,包括没有如英报所说的那样接受哈曼提供的私人诊所诊疗服务,也没有在到访多哈期间接受哈曼的“高级礼品”,更没有收取由哈曼提供的金钱。

盼彻查

法新社评述,卡塔尔贿选疑云堪称国际足联有史以来最大腐败丑闻,震动世界足坛,引发各方关注。

前阿根廷球王迭戈·马拉多纳6月8日告诉媒体记者,如果行贿案属实,“幕后主使就应该承担责任”。“我认为,足球应远离腐败、贿赂,回归其体育运动的本质”。

世界杯主要赞助商之一索尼公司6月8日要求国际足联对卡塔尔贿选丑闻做出彻底调查。

索尼声明说:“作为国际足联的合作伙伴,我们希望这些嫌疑能得到相应调查。我们希望,国际足联能在所有活动中遵循其公正、道德、公平的准则。”

同样表达担忧的赞助商还有阿迪达斯公司、威仕国际组织和韩国现代汽车公司。

阿迪达斯在一份声明中说,相信国际足联将把丑闻调查当成“头等要务”,“现阶段有关国际足联的负面讨论既不利于足球运动,也对国际足联及其赞助商没有好处。”

恐重选

6月早些时候,国际足联执委普拉蒂尼告诉媒体记者,他认为,如果贿选丑闻被证实,就应该重新选举2022年世界杯举办地并采取相应制裁。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国际足联副主席吉姆·博伊斯。

另外,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曾因对这一丑闻“反应慢”而备受争议。

6月5日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布拉特没有直接评论卡塔尔涉嫌贿选话题,只强调“我们还在等调查结果”。

只是,他的保守态度没能阻止丑闻进一步发酵,媒体的广泛报道和赞助商频发呼吁反而给国际足联乃至于布拉特本人带来巨大压力。

6月9日,布拉特向媒体记者确认,国际足联将于今年9月或10月对外宣布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举办地的选举过程是否有效。到那时,国际足联对这件事的处理将“宣告完结”。

荷兰足联主席迈克尔·范普拉克6月10日敦促布拉特明年不要再寻求连任,“国际足联的形象因为这些年所发生的种种事情被毁,人们把国际足联和腐败、行贿等联系在一起”;英国足联主席格里戈·代克认为布拉特“对贿选丑闻的反应令人失望”。

牵多人

实际上,哈曼并非唯一因腐败丑闻而名誉扫地的国际足联高官。

2011年,前国际足联副主席、北中美及加勒比地区足联主席沃纳因涉嫌帮助哈曼竞选国际足联主席“买选票”而被迫辞职。

去年10月,前国际足联执委、斯里兰卡人弗农·马尼拉·费尔南多遭国际足联“禁足”处罚。他曾是南亚足联主席,据信与哈曼关系密切。

国际足联指认费尔南多破坏国际足联有关腐败、贿赂及以权谋私等多项规定,但没有具体说明细节。

此外,2010年,两名国际足联执委因在世界杯举办地选举期间涉嫌索贿而落马。这两人丑行的曝光也与《星期日泰晤士报》相关。

这家报社2010年10月报道,就在几个国家竞争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主办权时,几名报社记者乔装成美国企业协会的“说客团”,在埃及开罗接触了来自尼日利亚的国际足联执委阿莫斯·阿达穆和来自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执委雷纳尔德·特马里。

结果,这两人居然向“说客团”打包票,承诺投票给美国,以换取巨额经济利益。

这一消息经披露后曾引发轩然大波,致使国际足联形象受损,就连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也致电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敦促后者“严加查办”。

Copyright © 中共盐城市纪委 盐城市监委备案号:苏ICP备14041105号

友情链接